最近知乎有换新logo的动向。某天小同伴们打开手机,愕然发现知乎APP的图标酿成了酱婶儿的:原先的知字只剩一个气泡“口”了!许多人还以为手机Bug了,重启之后还是这种“一知半解”的"遗矢"状态,才知道知乎换了logo?一石激起千层浪,人们开始在知乎上吐槽知乎的新logo丑的一比。不外现在还未看到知乎官方的公布,而且PC端网页的logo并没有更改。
也许不像大家想得那么简朴吧。究竟以咱们刘看山的智商,应该还是有些想法的,不至于做得对不起大家。
停止到现在,知乎似乎又把APP的图标换回原来的了,看来这貌似是个测试版。知乎忽悠了大家一把,新的图标样式又在大家的吐槽中暂时收回去了。知乎现有的logo是这样的:网上还流传着知乎的几套新logo方案。都是改了字体、图形和颜色。
小我私家以为比力好的字体是以下两个方案:去掉口的气泡,气泡酿成整个外框字体加粗,笔形有许多变化这个“口”的气泡形状跟APP图标上的一模一样咦?后面这个字体中的”口“的造型,不就是手机应用图标上的这个气泡对话框吗?我料想,知乎会不会是延用了现有logo的创意,重新更新设计了字体和颜色,而且把气泡对话框的图形单独拿出来作为象征图形logo,先用到APP的图标上测试一下呢?知乎官方没有给谜底,这只是推测。不外,通过这件事,我想说说关于品牌形象设计的两个方面:一是图形logo和字体logo相互博弈的事;二是关于品牌形象要素系统的事。多年以来,品牌logo到底是用图形好还是用字体名称好?一直在不停博弈和变化。
先看这个:著名的SONY品牌 logo,注意到SONY英文字体前面的圆点排列的S图形了吗?那不是装饰图案,没错!那就是早期SONY的图形logo。可是厥后险些都看不到这个图形logo了,只剩下了SONY英文字体。
上世纪60-80年月,是英文字体logo的壮盛时期,各大品牌都在用。尤以日本品牌为代表性。
厥后又有以字体为主,联合图形的一体设计,或是将字体图形化地设计。所有这类方式都有可识此外文字,这种英文字体logo有个利益:既能看,又能读出品牌名称,加深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和识别。
这种设计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,仍在广泛应用。特别是一些时尚、美妆类商标,险些都是英文字体名称为主。因为人们需要读出品牌的名称,而且最好是带“洋味儿”的。
不外知乎用的是中文字体。在中国固然中文最好记(洋品牌们进中国也要入乡随俗,什么适口可乐、麦当劳、家乐福之类的,都要有中文名和字体)。“知乎”这两其中文字体,虽然在笔形上给我感受稍显轻佻和矫情,但作为中文全称,还是乐成地让我们记着了它。不外近一二十年来,图形logo似乎又有回归的趋势。看过这个logo组合了吗?现在NIKE英文字体险些已不见,只剩谁人勾了。
而"JUST DO IT "文字字体被注册成专用。相对于字体logo,图形logo也有自己的优势:图形的创意空间更大,更有奇特的个性。从视觉识别来讲,极具个性的图形符号可以酿成认知的唯一。特别是对于有知名度的品牌。
“勾”的图案已经为耐克专属;自从QQ用了企鹅,另有用企鹅做祥瑞物的吗?许多科技互联网公司都越来越应用图形化的logo做推广元素。所以有人提出了“超级符号”的观点: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。超级符号可以有IP的属性,可以以最简化的形态刻入你的心智。
把尺度logo中的关联的一部门拿出来放大应用,打造超级符号,也是现在许多知名品牌的常用手法。知乎是不是也想来点儿这意思?现代的品牌形象不是只是一个logo,都是一套“全家桶”:包罗图形logo、中文字体、英文字体、尺度色彩、辅助象征图形、IP祥瑞物、广告语、专用印刷字体等。而logo的体现形式也多样化:logo还可以设计出如全彩、单色、线体、立体、透明等多种体现形态,甚至另有多种图案单体灵活组合变化的logo。
而形象元素的种种组合应用更是层出不穷,适用于品牌应用的种种场景,凭据特性会有明确规范。而且这些组合规范还随着时间和市场情况不停更新变化,有些元素可能一直未更改,但逐渐少用最后就淘汰了。所以对于品牌形象,要以辩证和生长的视角来看待:多种形象元素组合规范运用于差别场景,而且随市场认知和创新设计,此消彼长地变化又不停细节化地更新,才是品牌形象建设生长的正确方式。我是金钻子,品牌治理筹谋设计的老司机,有兴趣关注我配合探讨品牌设计的那些事儿。- END -相关阅读:LOGO设计要高逼格 ? 我看许多logo都像“快乐的小狗“。
本文来源:manbetx官网-www.miaoxiang888.com